2008年11月3日上午,学校“金融风暴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座谈会在明德主楼会议室召开。与会者围绕金融风暴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我们当前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纪宝成校长、袁卫常务副校长、林岗副校长、冯惠玲副校长,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校长助理、校办主任刘向兵,以及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高教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书报资料中心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教师出席了此次座谈会。纪校长主持座谈。
纪校长首先就这次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以及其中所暴露出来的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这次金融风暴是自1929年以来的一次最严重的危机,已对人民生活和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形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目前,金融危机还在发展蔓延,其最终影响究竟会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对此,学校教师应该认真关注和思考。在研究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智囊团作用,另一方面要以此为契机,思考和改进我国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他指出,这次危机的原因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所推行新自由主义和金融自由化有直接的关系。新自由主义以及金融自由化的确在促进西方特别美国的经济活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逐步积累了一些矛盾,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危机。长期以来,我国的一些学者受西方的影响,对新自由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把其奉为圭臬,在教材教学体系中,则片面重视西方经济学,轻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显然是错误的。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认真反思。
在听取了各位与会人员的讨论后,纪宝成校长做了总结发言。目前学校教师对这次金融风暴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并有一些成果。目前,危机还在继续,希望大家进一步加强研究。特别是要利用这一契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总结我们过去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反思学科建设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力争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中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