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3日,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经济学论文的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集安市成功召开。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六家高校主办的经济管理类期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科学》、《经济评论》、《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和《财经研究》主要负责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光明日报》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共24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主编方福前教授主持会议并做主旨发言和会议总结,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成果处副处长吴榆受规划办领导委派致辞并作会议指导,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集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旭升代表会议协办方致辞,通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翟宪枝亲切会见与会专家学者并与大家进行交流。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全球第一;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特别是计量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水平,缩短了我国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差距。但是,在我国经济学不断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的经济研究和经济学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轻思想、重技术”的偏向,并且这种偏向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经济学论文缺乏理论基础,只是片面追求计量技术的复杂性;一些论文用大量的篇幅和复杂的模型解释早已被论证过的问题或常识性的问题;一些论文把本当用几段话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用非常复杂的模型和计量来论证,故弄玄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些论文直接照搬国外的计量模型而无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和阶段性;甚至有些论文为了使用某种计量技术和模型,或者为了得出作者想要得出的结论而设计问题和随意裁剪数据甚至编造数据,使得经济学研究成了“数学游戏”,经济研究过程变成了操盘统计分析软件的过程:……。
与会专家学者就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学论文的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展开研讨和交流。大家认为,经济学研究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从对经济现象观察中提炼出问题,根据对不同问题研究的需要来选择理论和方法,而不是依据模型来设计问题;经济学论文应当重视思想性,这里所说的思想性是指论文的思想或观点有创新,结论有新意,计量结果有新发现;模型和计量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或工具,正确使用它们有助于提高经济研究的数量化和精确性,我们不能回到打概念仗、玩文字游戏的传统的经济研究套路上去,但是无论模型和计量方法如何复杂高深,也不能用模型和计量的技术性来替代经济学论文的思想性,在经济研究和经济学论文中,应当坚持技术为仆,思想为主,前者为后者服务,不能反仆为主;经济管理类期刊应当优先刊发那些思想有深度,观点有创新,结论有新意,对策建议有针对性,论证有力,方法恰当的论文,抵制和不发表那些没有思想性、一味玩模型和计量“花架子”的论文,以促进我国经济学持续健康发展。
与会的六家期刊就如何在选稿用稿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技术性与思想性的关系达成共识,并决定为此向我国学术界和期刊界发出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