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期刊管理中心举办首期“名刊荟”学术沙龙

2月22日,首期“名刊荟”学术沙龙在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举办,本次沙龙以“数字时代的政府监管与公司治理”为主题,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管理中心负责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成员,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与会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期刊管理中心副主任钱明辉在致辞中表示,青年力量正在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学校应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与学术大家和期刊主编交流的机会,助力学术成长。“名刊荟”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期刊平台优势,通过前沿学术话题研讨,努力构建学者、评审专家和青年学者的交流纽带。他表示,面向未来,在国家重大战略的指引下,期刊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积极作为,聚焦高质量创新成果,努力为科研事业发展、学科建设总体布局、青年学者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会议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其静主持。他表示,一流期刊应当拥有一流作者和一流审稿人,本次会议正是为了汇聚各方力量,帮助和带动青年学者成长,推动学术交流与期刊建设,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而召开。

会议围绕“数字时代的政府监管与公司治理”主题,分享了三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陈运森报告《数字化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基于投资效率的证据》,对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进行了分析,提供了资本市场数字化监管对实际经济影响的新证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廖冠民报告《国资监管数字化转型与国有企业规范运作》,利用全国各地区分阶段实施“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的自然实验,实证发现国资委监管的数字化转型能够减少国有企业违规。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肖土盛报告《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关系型交易治理——来自关联交易的经验证据》,指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市场化交易成本和缓解企业掏空程度来减少关联交易,从而实现对关系型交易的规模限制弊端和掏空弊端的全面治理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郝颖、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佟岩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继东对三篇论文进行了深入点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与会的青年学者与在场学者和评审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王菲、王瀛、季园分别以“数智化浪潮下企业管理层决策权分布及治理”“数字化转型赋能国资监管精准化”“学术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与难点探讨”为主题进行了学术分享。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主任刘舫舸作会议总结。她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学术研究贡献更多创新成果。




发布日期: 2025-02-26    浏览: